12月6日,与会专家到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南关段码头考古发掘工地等处进行了实地文化考察。
12月6日,与会专家在商丘古城南城门查看《商丘古城旅游区归德府城修建性详细规划》沙盘。
12月4日至6日,“商丘古都文化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15年年会”在商丘师范学院召开。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都商丘,熠熠生辉。一次空前的学术盛会,在古都文化与圣人文化相映生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都商丘成功举办。
2015年12月4日至6日,“商丘古都文化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15年年会”在商丘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国内外120余名专家学者云集商丘,参加由中国古都学会和商丘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中共睢阳区委宣传部和商丘师范学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本次会议。经过讨论,会议就商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古都的重要价值形成共识,并发布《2015年中国古都学会年会关于推进商丘市古都文化研究与发展的意见》(详见本文“相关链接”)。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都之一;中国古都文化与中国圣人文化在商丘和谐发展、相映生辉,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以商丘为中心的儒、道、墨等元典文化和以商丘为中心的“中国圣人文化圈”;建议商丘古城要抢抓机遇,采取措施进入“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会议上,中国古都学会原会长朱士光,商丘市博物馆馆长王良田,商丘师范学院人事处处长、汉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可亭,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毛曦和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萧正洪分别先后作了题为《关于商丘古都古城深入研究与保护利用问题的几点初步见解》、《再论汤都南毫商丘说》、《商丘与“中国圣人文化圈”刍议》、《1950年代前的中国大古都问题》、《过程论与多元观:拓展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新视角》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到商丘古城、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南关段码头考古发掘工地、阏伯台及华商文化广场、燧皇陵等处进行了实地文化考察。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它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在商丘这座古都仍然余音绕梁……商丘,离“中国第九大古都”还有多远?商丘,何以形成“中国圣人文化圈”?商丘,能否再添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商丘,何时破解汤都南亳史谜确立商都应有地位?
一、商丘,离“中国第九大古都”还有多远?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毛曦的论文《1950年代前的中国大古都问题》获得本次年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毛曦教授向本报记者介绍说,当代中国大古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可追溯到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五大古都之说始于1902年梁启超提出的“五大都”,1931年有“中国五大名都”的提法,最晚到1935年以后出现“五大古都”的用语。中国逐渐形成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这样约定俗成的“六大古都”之说。1950年以后,又陆续增加了安阳、郑州两座古都,最终形成了“中国八大古都”之说。
商丘离“中国第九大古都”还有多远?——是本次会议的最热门话题。中国古都学会年会在商丘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位于睢阳区的商丘古城和南亳故地,本身就意味着中国古都学界的国内外专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商丘的重要古都地位。
作为商汤都亳、周代宋国都城、两汉时期梁国都城和南宋王朝第一个都城所在地的商丘,毫无疑问早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都。商丘已成为继中国八大古都之后又一个重要古都。相信不久的未来,商丘应有信心和有机会,争取成为“中国第九大古都”!
二、商丘,何以形成“中国圣人文化圈”?
商丘师范学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可亭教授在大会学术报告《商丘与“中国圣人文化圈”刍议》中论述到:商丘是北纬34.5度文明线的东端和龙头,由此向西经开封、郑州、西安到宝鸡以至印度恒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的一部分克里克文化,形成了古代人类文明发生、发展的生存线。商丘是老子、庄子、墨子的故里和孔子的祖居之地,在商丘及其周围一百公里范围内的地方形成了“中国圣人文化圈”,商丘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圣人文化的发祥地。事实证明,春秋战国时期以商丘为核心的“轴心时代”的“百家争鸣”文化,奠定和创造了“中国精神史”。中国“轴心时代”的出现,或者说“中国圣人文化圈”现象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应运而生、应时而动的结果。
来自徐州的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赵明奇教授在年会第一分组讨论时提出,苏鲁豫皖周边地区在先秦时期形成的商宋文化基础上,在汉代逐步形成了“汉文化核心圈”,产生了影响中国及世界两千年的集大成的中华主流文化——“汉文化”。
记者认为,商丘、徐州同为“商宋故地”和“大汉之源”。徐州是汉高帝刘邦的故里,有丰富深远的汉文化遗存与传承。商丘蕴含丰厚的商宋文化发展而来的汉梁文化,拥有两汉梁国都城睢阳古城、三百里梁园、芒砀山刘邦斩蛇处与汉梁王陵等众多珍贵的汉文化遗存。商丘、徐州等苏鲁豫皖周边地区,如能联合“申遗”理由充足、意义重大。
三、商丘,能否再添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商丘“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作为 “立即列入项目”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商丘,能否再添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与会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之一。
来自徐州的赵明奇教授和本报记者白鹏讨论时提出,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曾经成功捆绑“申遗”。商丘、徐州等苏鲁豫皖周边地区,可以考虑将中华“汉文化核心圈”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经启动,建议商丘要抢抓机遇,采取措施进入“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名录”,让商丘古城的重要价值得到更广泛地宣传,让商丘古城这处优秀的文化遗产受到更高层面的保护。
中国古都学会原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教授告诉记者:“商丘,作为我国一座重要古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就古都商丘而言,当前对其古都文化之深入开掘与研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对已被论定为商丘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都文化,如火文化与商业文化进一步加深研究。其二,开拓视野,提升理念,挖掘新的既有深厚根基,又具时代价值的古都文化。”
四、商丘,何时破解汤都南亳史谜确立商都应有地位?
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提出,商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之一。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黄河的长期泛滥破坏,致使商丘的历史文物深埋地下,建议加大对汤都南亳及其它文献记载地域的考古发掘工作,推动商丘古都文化向纵深发展,从而丰富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内容。
12月6日,会议结束以后,应本次会议参加代表、商丘市睢阳区坞墙镇南亳村汤王台的建设者谢信民的邀请,来自国内西安、北京、安阳等地及韩国的20余位古都研究的专家学者包括韩国外国语大学历史系教授余昊奎在内,在中国古都学会的现任会长萧正洪、第二任会长朱士光率领下,在手电与矿灯的照射下,饶有兴趣地夜游南亳村汤王台(又称“商汤庙”),20余位专家学者全部登临了18米高的台顶。80多岁的甲骨文专家、安阳师范大学郭胜强教授,激动不已,当夜赋诗一首《夜登商汤台有感》:
夜雾蒙蒙登汤台,慢步拾阶灯光闪。
苍松翠柏掩映里,天乙巍然座金殿。
网开一面仁政施,勤政为民社稷安。
商丘帝都名不虚,千里只为朝圣贤。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萧正洪教授,用“感谢、感恩、感动”三个词高度评价谢信民修建纪念“商汤都亳”的南亳村汤王台的壮举。萧正洪会长认为,商汤都南亳有唯一性和准确性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商汤都亳”这一史实具有唯一性。商汤都亳、建立商朝是确定和唯一的。二是“汤都南亳”具有准确性。尽管商初亳都有数种说法,根据《史记》《括地志》等史籍的记载,商丘的南亳应该是准确的。
萧正洪会长建议商丘可就“商都南亳”问题召开一次专题学术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在商丘深入讨论相关学术问题。
何时能够破解南亳史谜,早日确认商丘作为商朝第一都和“中国第九大古都”的历史定位?让我们共同探索、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