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名农村老人“组团”帮助乡邻,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备受称赞
为老年人生活提供范本:奉献、助人的同时,生活丰富了,心情愉悦了,身体健康了
核心提示
在虞城县和夏邑县交界的几个乡镇,近30名老人组成了一个“帮帮团”。这个群体还有一个名字,叫“福禄会”。
之所以称他们为“帮帮团”,是因为这些老人不但在群体间互帮互助,在乡邻们有困难时,他们总会伸出援助之手,调解乡邻纠纷、宣传法律知识、提倡勤俭之风、歌颂党的政策……
这些老人忙得不亦乐乎,“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渐渐地,他们的脸上笑容多了,走起路来也有劲了。这些老人,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付出的是努力,收获的是赞扬。他们受人尊重,有些人还获得了“老年义务普法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商丘师范学院讲师宿豪杰认为,在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帮帮团”的成员们为农村老人的生活提供了一种生活范本。这些老年人,的确值得大家尊重和学习。
近30名老人
“组团”帮助人
虞城县的闻集乡、大侯乡和夏邑县的李集镇、桑固乡、车站镇相距很近,都位于虞城、夏邑交界处。在这一带,活跃着一个叫老年人“帮帮团”的组织。它的另一个名字叫“福禄会”。这个群体,有着将近30名老人;年纪最大的老人,已经88岁了。
虞城县闻集乡65岁的退休干部汤德领是这个团体的会长,起到组织作用。他说,乡邻们都叫他们“老年班”,至于“福禄会”的名字,则很少有人知道。
据了解,这个团体成立于2000年,至今已走过15年的历程,创办人张家俊,也是第一任的会长,现在已经90多岁了,因为耳聋眼花已卸任多年,现在担任“顾问”一职。
按照张家俊的说法,他们一开始组建这个团体,是因为农村老人在一起说说心里话,可以排遣寂寞。15年来,这个群体已经由最初成立时的七八个人,发展到现在的近30人。
只是在一起聊聊天、搞搞聚会,渐渐已不能满足大家奉献余热的心理。这些老人中,有近一半是退休干部和退休老师,他们虽然在农村生活,但和其他农村老人比起来,思想更加先进,接触新事物也比较快。
于是,他们开始学着印制一批法律知识宣传单,到集市上去发放。后来,又热衷于宣传党的政策、帮助乡邻调解纠纷、提倡节俭之风、帮助困难群众……
渐渐地,“老年班”发展成为一个以帮助乡邻为己任的老年人“帮帮团”,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余热。
调解邻里纠纷,他们不遗余力
农村情况复杂,邻里之间因为一些琐事就有可能吵闹起来,甚至动起拳脚。兄弟之间、夫妻之间,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
这些老年人大多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就承担起村里调解工作的重任。
“帮帮团”成员王大爷的邻居夫妻都是残疾人,领养了一个女儿。前段时间,夫妻俩因为琐事闹离婚,都争着要女儿的抚养权。因为这个,两个人甚至大打出手。
王大爷来到夫妻俩家中,对此事进行调解。经过老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夫妻俩不但不再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又重新生活在了一起。
“像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汤德领说,村民之间发生纠纷的事情很多,这些老人就充当起了义务调解员。
汤德领举例说,前段时间,村里一个年轻人结婚,他去帮忙。可婚车到了女方家门口,因为女方要求的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没有装好,新娘拒绝上车。“我给他们调解时,向他们保证热水器肯定能装上,否则就让女方找我要。这样,新娘才安心上了车。可是,直到现在热水器还没装上。每次见了那天的新娘,我都感觉不好意思。可是想一想,不管怎样,顺顺利利把喜事办下来了,就是好事。”
这些老人在复杂的农村生活中充当了润滑剂,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这些老人还提倡在碰到红白事时,要简朴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他们中也有一些老人离开人世,每当这个时候,他们不像别人那样,又放炮又吹唢呐,而是举办一场简单的追悼会,写好悼词,简朴而隆重地悼念这些老伙伴。
记者了解到,由于这些老人整天忙忙碌碌,他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身体也比同龄人要好。他们,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文艺舞台上,总有他们的身影
“竹板打响连环,各位同志听宣传:
今天不把别的讲,只把核心价值观谈一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新国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人,
伟大、正确、英明的中国共产党!
十亿人民拥护她!”
元旦期间,老年人“帮帮团”在虞城县闻集乡的一个集市上搭起了戏台,唱起了豫剧。台下挤满了听戏的群众。在演出期间,77岁老人王钦荣走上舞台,表演了快板,宣传党的政策。
王钦荣是这个团体的一员,职务是“秘书长”,他是一位退休教师。喜欢文学的他,负责为这个团体组织宣传材料。
记者在王钦荣的家中看到,光他组织的宣传材料就有厚厚几叠。内容涵盖法律知识,党的方针、政策等诸多方面。
“中华崛起睡狮醒,神州大地舞升平。改革开放金光耀,和谐社会启鹏程。全球各国瞩目观,国际威望更提升!”这是王钦荣写的一首歌颂祖国的诗词。
这个团体的宣传方式,就是由王钦荣组织好宣传材料,会员们到集市上去分发。最重要的是,他们活跃在农村的文艺舞台上,比如哪里有戏台、舞台,他们就会走上去用快板、朗诵等方式,来宣传法律知识、党的政策。
据王钦荣的老伴讲,王钦荣每天一大早起床,就是先写宣传材料,写好后再去宣传。王钦荣这样做,她也支持,“老了找个事干,每天乐呵呵的,总比闲着强”。
由于在普法工作中做出的贡献,王钦荣还获得了夏邑县老年义务普法工作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生活范本
商丘师范学院讲师宿豪杰认为,现在我国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有数亿人之多。这些老人的生活方式,显然是在为社会发挥着余热。
“积极养老”是指老年人退出劳动岗位后,愿意用自己长年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这种养老方式,又被称作“老有所为”;所谓“消极养老”,是指老年人退出劳动岗位后,只求居家安闲度日,无需再为国家和社会操劳。这种养老方式,又被称作“享受清福”。
“这些老人显然是在积极养老,不过,他们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生活范本。他们是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宿豪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