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演集镇时庄村看到,曾经坑洼的羊肠小道,变成蜿蜒平坦的宽阔村道;曾经参差不齐的低矮民房,成了整齐美观的木质小屋;曾经那个籍籍无名、毫不起眼的普通小村庄,变成现在大放异彩、令人心驰神往的“网红”文化艺术村……演集镇时庄村,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美丽转变,成为集旅游、文化、艺术、餐饮、采摘于一体的田园文化旅游综合体,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作为演集镇北部的一个普通行政村,时庄村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410亩,人口1360人,看似与其他村落毫无差异,然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村内有关公饮马泉、赤龙泉、老土庙等历史古迹,流传有坐井观天、文武状元等民间故事。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说‘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为演集镇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演集镇党委书记朱建光说。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演集镇结合城乡总体规划,有效衔接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规划,整合区域历史文化及景观资源,将项目打造成集民俗体验、乡旅文化、美食民宿于一体的田园文化旅游综合体。同时,以“筑巢引凤”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招引文化名人、艺术名家、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和艺术协会、收藏协会等各类艺术家和文创团队入驻时庄,鼓励支持他们进行文化作品和艺术品的开发经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对乡愁文化、民俗文化的再造业态。
目前,该村已有30多位艺术家入驻,涵盖书法、绘画、根雕、奇石、雕塑、剪纸等众多门类;已建成关公饮马泉、桃园结义亭、忠义亭、浍滨书院、曲水流觞、文化长廊、尚义街、影视城、秋林艺术馆等项目,民俗体验馆、温泉度假酒店、生态观光园、时庄村史馆等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
“家乡现在这么美,在家门口的服装厂就业,我一个月能挣近4000元,哪里还用得着背井离乡外出找活干。”在奥海服饰有限公司务工的时庄村村民陈圆圆说。该公司投资1500万元,实现了200余人家门口就业。
据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红亮介绍,为增添发展活力,今年,该村建立优质富硒小麦种植基地1000亩,优质夏花生种植面积1000亩;扶持发展桃等附加值高的经济林,支持河南省级家庭农场永城市婧昱家庭农场流转土地350余亩,做大做强草莓、葡萄种植基地;扶持壮大面粉食品产业河南省知名品牌河南正盛园食品,完善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搭建了网上销售平台,打造时庄农产品品牌。
“以前咱这地方也没有路,到处坑坑洼洼,垃圾遍地。通过这几年的治理,村子绿了、美了、亮了,现在又打造了文化一条街,村民可以在这做点小生意,收到效益。”时庄村村民李玉玺说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今年,时庄村按照永城市实施的农村“四大革命”,推进乡村振兴。先后投资100余万元进行了道路、村庄、坑塘绿化,高标准实施了村庄亮化,道路全部硬化并实施了“户户通”工程;按照每个自然村2所标准,建设乡村公厕8所,农户改厕实现全覆盖;建立全域保洁长效机制,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形成全覆盖治理、网格化管理、全天候保洁的农村保洁新格局;完善“四议两公开”和“一约五会”等制度,民主决策得到全面落实,每年开展“孝善之家”“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等评选活动,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开辟了农家书屋、阅览室、棋牌室、文化广场等活动场地,村文化艺术团、老年协会等组织相继成立;先后举办了“时庄杯”书画、征文、摄影大奖赛,文化艺术成了这里共同的语言。
如今,文化艺术的助力,给这座古朴的村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文化魅力,实现了由传统农业村到文化艺术村的华丽转变。目前,时庄村荣获了“商丘市文明村”“河南省基层工会示范点”“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美丽乡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商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