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在宁陵县的西南部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黄岗镇,西与睢县接壤,南与柘城县毗连,可谓是宁陵县的西南边陲。这里自古就是一方皇天厚土,得以数千年风雨滋润,养成了一副沧桑的历史筋骨与血脉。根据境内出土的龙山文化遗物可知,这里4000多年前即有人类繁衍生息。西汉,此处形成汉墓群,具象地承载展示着大汉王朝的历史、风俗民情和社会发展。东汉,曾在此设己吾县。曹操在己吾起兵拉开三国序幕,中国第一个奴隶皇帝石勒斩杀王弥于此。这里还是隶书经典范本《张迁碑》彰述的东汉名吏张迁、三国猛将典韦的故里和清代中原名儒汤斌归葬地。境内有黄岗寺遗址、青岗寺汉墓群、己吾古城遗址、曹操点将台遗址、典韦墓、汤斌墓、黑龙潭遗址等。
黄岗集,位于宁陵县城西南22公里,申家东沟东侧,毛张河西侧,为宁、柘、睢三县交界处重要农贸市场之一,是黄岗镇政府驻地。东汉时期,属傿县(治今柘城县远襄集)大棘乡;公元99年己吾县设立后,属己吾县。明清时期,属迁善乡迁十野。1921年属西南区,1941年属张弓区,1945年属张弓镇。1947年属宁柘商民主政府黄岗游击区,1948年至1954年属张弓区,1958年属黄岗人民公社,1983年属黄岗乡,2012年属黄岗镇。
黄岗村名由来 传缘于朱元璋
黄岗集,作为宁陵县历史悠久的古村,可谓人文厚重。笔者采访村名的由来,听当地村民讲的最多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古村的渊源故事。镇长贾森说,当地流传着“先有朱家庄,后有黄岗集”的说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元朝末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由于世道混乱,父母兄嫂相继病逝,少年朱元璋无依无靠,就投奔皇觉寺当了和尚。在庙里常受众僧歧视,累活脏活都叫他干,白天吃不饱,夜里睡不暖,险些丢了性命。在难以忍受的情况下,他便随处化缘,云游四方。一日,来到睢县境界(当时黄岗地属睢州),他见好多人云集在一座坟墓前祭奠,高大的牌坊上雕刻着“朱氏之墓”四个大字。朱元璋心中暗喜:这次难得遇到了我朱姓如此富贵人家,何不到那里叙上一叙,亲近一些认成一家,说不定会给点方便,或赐个安身之地呢!他想到这里,斗胆随客人来到朱家庄。可是庄主见他衣衫褴褛,叫花子模样,不但不认,反而把他痛斥一顿。朱元璋大失所望,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在人们的嘲笑中,灰溜溜地离开了。此时,天色已晚,夜幕降临,前不着店,后不靠村,饥肠辘辘,孤零一人,不知哪里可以安身过夜?突然一股熏烟味道随风飘来。顺之寻去,原来是在庄北的黄土岗上朱家待客用过的锅灶散发的热气。他看这就是今夜最好的暖铺了,便曲身睡在这里。梦境中,他恍惚觉得元朝江山被蹬塌了半壁,伸腿运转,由于用力过猛,竟把锅灶蹬塌半面。醒来定神细想,甚觉奇异,于是吟诗一首:“灶内曲身吾取暖,偶梦元壁塌半边。寒梦若能随人愿,黄土灶前把礼还。”可谁能想到,一个曾被人瞧不起的叫花子,后来在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下,竟成为推翻元朝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忽一日想起黄土灶奇梦一事,不觉感慨,便派官员到黄土岗(即今黄岗寺遗址处)前祭礼。同时,愤然敕令:“天下朱姓皆一家,唯有睢州朱家庄不同宗。”朱家庄的人为了避忌,只得以庄北的黄土岗为村名,后人多形成集市,从而慢慢演变成为今天的黄岗集。
古村名缘古寺 美景黄岗夕照
按照民间传说的故事,黄岗村名得名当在明朝初年,也即是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距今仅600多年。而查史志资料却知,黄岗村得名的时间远非几百年,而是距今已经1500年左右。据1992年《宁陵县志》记载,黄岗因黄岗寺得名。后梁大定元年(555年)碑载,“寺前有黄楝树一棵,不知始生何年”,且该寺又建在大土岗上,故名黄岗寺。随着人们来此定居,常逢集会,便取村名为黄岗集。
可见,黄岗村名的由来与黄岗古寺密切相关。黄岗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为宁陵县有史可查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据清康熙三十二年《宁陵县志》载:“黄岗寺始建于北朝。”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其兴盛。据黄岗寺碑载,可知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传入宁陵。在唐代,黄岗寺又称为寿封寺。民国14年(1925年)尚有大殿三间和东西廊房,三节院落,院四角各建古塔一座,并有清顺治、嘉庆时的石碑三通,明成化年间的铁钟一口。夕阳西照,土岗之上,寺院塔影横空,彩霞披照,景象十分瑰丽,是为“黄岗夕照”,为清代“宁陵十景”之一。而后因多种原因,寺院遭毁荡然无存,仅存遗址。目前,原寺院处已经成为黄岗乡粮管所,土岗上盖有大型粮食储备库。张本业《渔歌子·宁陵》将黄岗寺列为宁陵极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大特曲,张弓酒。享誉中原全国走。白蜡杆,谢梨酥,粱谷甘薯产有。黄岗寺,褒圣侯。淮海战役烈士墓。春秋邑,战国封,史记汉置县署。”
村民挖防空洞 挖出汉墓古冢
明太祖朱元璋落难朱家庄的传说,给黄岗集的历史增添许多文化色彩。故事的背后,却蕴含着极为重要的信息:黄岗之所以称“岗”,是因为这里自古即有高高的土岗高丘供人类居住。此处“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代。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洛阳文物工作队与地、县组成文物普查队,来到黄岗集北侧的土岗上进行考古试探,“采集有汉代以前的陶片,3米深以下灰土层中含绳纹和方格纹陶片,属龙山文化遗址”(《商丘地区志·文物》)。由此可知,黄岗之“岗”,乃是远古时在此生息的人类为防患洪水威胁择高而居的地方。史前时期,洪水经常泛滥,在商丘一带形成了沼泽遍野、河流纵横、丘陵连绵的地貌,此时林木茂密,野兽出没其间。先民们为了生存,选择在洪水泛滥后冲刷出的地势较高的岗上居住,“择丘陵而处之”(《淮南子·齐俗训》),使本来就为高岗之地又成了人类繁衍生息之所。因此,凡是以“岗”命名的地名,其下大多压着古代文化遗址。“黄岗”即是当时众多古岗之一,蕴藏着先民的生活遗迹。
这处古遗址之所以被发现,其实得益于那个挖防空洞的年代。“文革”期间,按照中央“深挖洞,广积粮”的部署,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村庄甚至是每一条街道都要集体挖防空洞。1971年,黄岗乡粮管所在挖防空洞时,不但挖出了远古时期的陶片,还挖出汉代小砖墓三座。文物工作人员及时跟进,从挖掘防空洞的铁锨下,抢救出陶盆、陶罐、陶灶等20多件珍贵文物。在1978年的考古勘探中,又发现了很多小汉砖和汉代陶片,并发现龙山文化陶片,从而认定汉代前此处是古龙山文化遗址,到汉代形成了墓葬区,并命名为“黄岗寺遗址”。遗址文化层厚约3.6米,且保存完整。1981经中央考古研究所核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晋升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者与黄岗镇干部马昆一起,来到黄岗集魏营村自然村北的黄岗寺遗址处,这里既没看见传说中朱元璋取暖的灶台,也没看到龙山陶片和汉墓,看到的是在高约2米的土岗上所建的一排排粮库和矗立的一座文物保护石碑。马昆说,古遗址就叠压在这粮库下的土岗里。而据宁陵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咏介绍,此处汉墓群经专家勘探论证多为汉代平民墓葬,从墓葬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断,当时这一带人口稠密,社会生活发达。
烽火红色黄岗 建立民主政府
解放战争时期,宁陵县是水东解放区的前哨,黄岗一带是革命老区。1944年至1948年间,中共水东地委奉命曾三次武装开辟宁柘商民主政权。1946年7月,冀鲁豫军区独立旅和冀鲁豫六分区武装在攻克柘城县城之后,组建了宁柘商支队。支队直插敌人力量薄弱的宁陵县黄岗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根据中共冀鲁豫六地委的决定,8月初在黄岗西魏村建立了中共宁陵县委、宁陵县人民政府,下设张弓、平乐两个区,王建一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宁柘商支队在县委、政府领导下,以黄岗为中心,广泛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政策,逐步扩大游击区。9月,为集中力量阻止商丘之敌向水东解放区的进攻,将宁陵县改建为宁柘商县,王建一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并派赵永生、张茀承、雷文学等一批干部充实和加强宁柘商党政军的领导力量,接着相继建立了张弓、黄岗、平洛三个区。宁柘商支队先后进行了张弓废黄河战斗、柘城双庙战斗、拔掉逻岗和张弓据点歼灭战等战斗,为水东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7年2月,中共豫皖苏一地委决定撤销宁柘商县,恢复宁陵县建制。同时成立中共宁陵县委、宁陵县人民民主政府和宁陵县大队,书记汤绍禹兼县大队政委,副书记索天桥,县长张茀承兼县大队队长(《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宁陵县组织史资料(1940—1987)》)。机关驻地黄岗区西魏村。宁陵县民主政府下设6个区:一区黄岗,二区张弓,三区辖史集、夏寨等,四区辖大黄楼、傅集、赵庄等,五区辖平乐、郭屯等,六区以瓦屋刘为中心。1948年9月,县长张弗承调离,宋行伍接任县长。9月18日下午,县政府移驻黄岗东北角郭楼。19日上午,张岚峰部暂编24师骑兵一团两个营,分两路奔袭己吾城和黄岗集。宁陵县大队和县民主政府工作人员在郭楼和敌骑兵遭遇,县长宋行五负伤后被俘(《郑华为宁陵县政府遭敌袭击给宋任穷、吴芝圃的信》)。敌人把他带到商丘城里,经过多次审讯,都没有从他嘴里得到任何情报。解放前夕他与傅连魁一起被解往商丘县南门刑场杀害,年仅36岁(《商丘革命老区英雄谱》)。
1948年11月5日,宁陵县全境解放。11月7日,中共宁陵县委、宁陵县人民民主政府由黄岗郭楼村迁至宁陵县城。县委书记兼县长索天桥率六区队20余人进城,受到群众商民学生夹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