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在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我市共有2人入选候选人名单。其中,辛勤劳动、默默付出的宁陵县环卫工人丁二兰入选“敬业奉献好人”候选人(序号为26);从事义工十四年、坚持公益事业的商丘义工团成员杨国贤入选“敬业奉献好人”候选人(序号为170)。
所有候选人事迹于3月2日至3月底集中在中国文明网接受网民投票,商丘文明网设有专栏链接。欢迎广大市民登录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中国好人榜”专栏或商丘文明网(http://sq.wenming.cn/)投票专栏,学习宣传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投票评选您心目中的“中国好人”。
商丘市文明办
2015年3月2日
附事迹:(敬业奉献)杨国贤
从事义工14年谱写的爱心篇章
杨国贤,女,商丘爱心义工团成员。
柔弱的肩上挑着抚养女儿和一个收养盲童的重担。没有固定收入,前期靠拾荒卖破烂为生,后来遇上好心人,免费学会了中医按摩,靠每天三四十元的收入维持生计。尽管生活充满了磨难,但杨国贤始终坚持做公益,帮助社会上有困难的人。14年来,她在商丘谱写了无数的爱心篇章,成为商丘爱心义工团的一个骨干、一个榜样,让人敬佩不已。
生活艰难却始终善良
杨国贤,1962年出生在四川雅安荥经县一个偏远的山沟里,有6个兄弟姐妹。家里把仅有的钱用于哥哥、弟弟上学。哥哥白天在学校学,回家再接着教妹妹。10岁那年,在杨国贤的反复哀求下,才走进学校大门。后来,虽然考上了高中,因为没钱她无奈辍学。心有不甘的她,趁在大学周边打工的机会,以顽强的毅力读完了全部大学课程。
1984年,她经人介绍与一同乡男子结婚,并于次年生下女儿。由于种种原因,婚姻勉强维持到1988年,两人分道扬镳,杨国贤独自承担起了抚养女儿的重任。
1998年的一天,杨国贤在去达州的路上,遇到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无助的在寒风中。杨国贤毫不犹豫地把这可怜孩子抱回了家,并给孩子起名叫文博。孩子一天天长大,杨国贤想给孩子找一条生存之路。经过多方打听,她得知商丘市有一所盲人学校,不要钱还补贴每月60元的生活费,大了还能直接免费学按摩。于是杨国贤决定带文博到商丘上学。
千辛万苦在异乡打拼
2001年10月,杨国贤带着文博来到了商丘。找到学校后,由于孩子还小不能上学,她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住了下来。由于人生地不熟,又带一个4岁的孩子没法上班,她就一边拣破烂一边带孩子。这样过了半年,她与别人一块儿干电焊,生活总算有了着落。
2006年,孩子突然发病,半夜休克,经过3天的治疗恢复了正常,但没有查出究竟是什么病。2012年的一天,文博再次发病,又晕又吐,商丘的几个爱心人士将杨国贤母子俩送到郑州,但几个医院检查后也没有结果。此时,杨国贤决定卖自己的一个肾筹钱带孩子去北京治疗,但这个想法被志愿者们拒绝了,并为她资助了部分款项,送他们母子去了北京。在北京天坛医院,医生确诊孩子是大脑神经压迫导致缺氧,但手术有风险,只能靠吃药来控制。直至目前,文博要天天靠吃药来维持。盲校怕孩子出意外,不让上了,文博只能天天在家里呆着。
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两年前,一位不愿意说出姓名的朋友得知杨国贤一家的情况后,把自己一套三居室房子让给杨国贤和孩子住,不收房租。就这样,杨国贤总算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家。杨国贤感到,正是由于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才有了她一家人的今天。因此,为了回报社会的关爱,不辜负广大好心人的期望,杨国贤决心把自己的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
她不仅成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又加入商丘爱心义工团,继续向全社会传达这份爱。加入全国“宝贝回家”公益团队之后,杨国贤把自己所见到的弃讨儿童、网上公布的被拐骗儿童的信息通过“宝贝回家”网站,整理后向社会各大网站转发,仅她一人就先后在志愿者网站发了几千条寻人启事。据公安部门相关网站统计,这个团队帮助了全国范围内的932名被拐骗儿童与家人团聚。2014年11月,商丘爱心义工团成立,杨国贤积极响应,无论是向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捐献衣物,还是到梁园区谢集镇开展衣暖人心行,以及为重度烧伤女孩李某组织募捐,她都始终走在团队的前列。
为了维持自己和儿子的生活,杨国贤近期租了一间房子,准备开一间按摩店,让儿子学习按摩。她说:“大家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了我最大的帮助,我也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用行动实践自己的承诺,长期做一名商丘爱心义工团成员和‘宝贝回家’志愿者,让社会都充满爱!”
杨国贤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商丘日报、商丘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敬业奉献)丁二兰
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人洁
丁二兰,女,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一名环卫工人。
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在从事着这样普通甚至部分人认为低贱的工作时,却以超群的品格、辛勤的劳动、默默的付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无悔的选择
1996年9月,年仅25岁的丁二兰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从此便与果皮箱、垃圾堆结下了不解之缘。近30年来每天与垃圾打交道,又脏又臭。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每天早上5点之前就出门工作,晚上9点才能回家。每当接到各垃圾点的突击性工作时,因为任务重、时间紧,经常顾不上吃饭,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时更是如此。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市民群众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随时有市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已清扫干净的街道上,她上前好言相劝,不要乱倒垃圾、污染环境卫生,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可她认为: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就这样,丁二兰一干就是29年,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城市美容师”。
敬业的精神
2009年,丁二兰被任命为保洁组长,为管理好所负责路段的卫生,她手把手地教新工人工作技巧,不停地在路上督促、检查,一天下来最少要跑二十公里的路。环卫清扫保洁工作是苦、脏、累的工种,除做好日常清扫保洁工作外,经常遇到突击性工作, 丁二兰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从不讲条件,工作中她身先士卒,埋头苦干,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本组员工,在2014年7月开展的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为了保证所辖路面的清扫质量,她每天凌晨4点至晚上11点全部在路面上来回巡查,顾不上回家吃饭、休息。路边的果壳箱脏了,她从家里带来抹布、洗衣粉,一个一个地擦洗。一连几天下来,她的手磨出了血泡。在她的感染下,大家团结一心,埋头苦干,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最终保证了路面顺利通过综合整治验收。
丁二兰在认真履行好保洁组长职责的同时,还负责清扫永乐南路,该路段是集饭店、餐饮早市、夜市、农贸会、学校、小吃摊点等占道经营现象屡禁不止的地段,是县城的繁华中心,过往人车多,污染严重,清扫难度大。为此,她常加班加点,从每天早上5点开始直到傍晚9点,每天做到全天清扫,坚持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雨天和晴天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从前负责扫这里的清洁工常为此地段的垃圾量大,有时还会被人误解而流眼泪,人员调整频繁。她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承担了这里的清扫任务,并下决心一定要将这段路扫得干干净净。从那天起,她就认认真真地清扫,不放过街道上一片纸屑、一个烟蒂、一个角落。多年的工作经验,她发现用塑料包装软绳和竹扫帚结合绑扎在扫帚上,会大大减少扫地时产生的飞尘,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赢得了市民的好评。
当一名环卫工人似乎并不难,而要真正当好一名环卫工人却很难,除了不怕脏不怕累,有时还要遭受误解和各种世俗偏见,忍辱负重。为了做好本职工作,丁二兰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她默默忍受甲亢、眩晕症等多种疾病带来的痛苦,面对种种困难,没有低头,没有掉泪,也没有向单位领导要求过什么。组织上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准备将她调到一个较轻松的路段,她说:“领导对我已经照顾了,我不能再给单位添麻烦。这个地段,总得有人扫啊!”
榜样的力量
虽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为了树立当代环卫工人良好的形象,丁二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丁二兰的事迹是平凡的,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她的不平凡只在于她默默无闻的在自己工作岗位的付出,持之以恒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始终如一的热爱着自己的工作,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用一个普通环卫工人的微薄力量,奉献社会。丁二兰执着她的追求,为环卫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由于丁二兰勤奋工作,成绩突出,2003年她带领的永乐路清扫组被命名为“环卫作业优秀班组”;她本人连年被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度她被宁陵县妇联评为“宁陵县就业女能手”、2007年以来她多次被评为“宁陵县优秀城市美容师”和 “商丘市优秀美容师”。其先进事迹被多家市、县媒体争先报道,为全县广大环卫工人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