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范畴,“守诚信”方可“崇正义”,“诚”乃立身之本、兴国之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不知他这一生还有哪些事是不错的,还能做出哪些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说得够入木三分了。亚圣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把“诚”上升至天人合一,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高度,可见“诚”字对个人、国家和社会兴衰成败是何等重要。
“人无信不立”。一个以诚实守信为荣的人,就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身立命、建功立业,只要坚守“诚信”二字,必然终生受用不尽,想不成功都难。诚实守信的人,胸怀宽广,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言必信,行必果,勇敢地承担责任,铁肩承担道义,向心力、凝聚力非同凡响,登高一呼,响应者众,不论是做各项事业,还是从事经济活动都有众多的追随者、响应者、忠勇效力者,他们的事业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而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的人,则心胸狭窄,惟利是图,心理灰暗,虽可能一时一事占点便宜,获取蝇头小利,或小有成功,但决不会有大作为和长久发展与成功。缺失诚信,首先丢掉的是道德、人格和品位,此三者丢失,做人最珍贵的东西一无所有,在公众心目中成了自私自利、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欺诈坑蒙的典型人物,想想看,又有谁愿意与你合作,又有哪个人能与你深交?没有了合作者、深交者,何谈向心力、凝聚力?没有向心力、凝聚力,没有了人气,还能干成什么事?更不用说建功立业。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知荣辱者,首先确立做人以诚信为荣、诚信为本。诚信作为一种人生境界,是一个高品位的人终生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拥有万贯资财不足以炫耀,而缺乏了诚信一切都黯然失色,拥有诚信者,走遍天下无所顾忌,幸福和成功随时随地会降临。诚信为荣,祛除私欲,奉公守法,方能行得正、坐得稳、心自静、身康宁。缺少诚信,就是缺失崇高和壮美。诚信不存,荣辱观淡漠,靠丧失诚信暴发的一些人,外在的奢华与内涵的鄙陋形成强烈反差,一时很风光,到头来注定栽跟头。
一个地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诚信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只有确立诚信观念,形成人人讲诚信的大气候,才能从根本上整体摆脱平庸和无聊、欺诈和虚假,经济和社会才能快速进入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诚信的风气是一个地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凝聚人心、吸纳人才、招商引资、推动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能否培育诚信为荣的良好社会风气,实际上是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执政能力的最佳体现。
诚信者的前景永远是壮阔的,时空永远是绚丽的。不诚信者的道路则是短暂的,前景是渺茫的。前些年某地一个靠策划和宣传曾红极一时的酒厂,不是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律谋发展,而是靠不正当手段疯长。其主要经营者曾不无得意地夸下海口,靠我的手段,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一年占领一个,到老也不愁我的酒卖不出去。殊不知这种连发酵池也没有,靠从外地购酒精勾兑的酒,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短命的。一旦被市场拒绝,必然呼啦啦似大厦倾,别说三十多年,三年也保不住。果不其然,这个品牌的酒极短时间便被市场淘汰,该厂的命运也可想而知。“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树立全社会的诚信风气,首先从建立诚信政府开始。只要诚信的社会风气确立了,一切问题都游刃有余,一切发展都后劲十足。一旦发展方向明晰,在上下都讲诚信、官民共谋发展的大环境下,真正的快速健康发展目标才可能如期实现。
诚信是金。在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倡导诚信,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和时代正能量,“美丽中国”必将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谭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