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爸爸去哪儿》开始,国内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数量增多,越来越多的“星二代”在电视屏幕上一夜爆红,拍广告、做代言、出席商业活动……在名利双收的背后,有隐私曝光的尴尬,有被过度消费的苦恼,还有被资本“绑架”的无奈。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4月17日 新华网)
网传多日的“限童令”正式发布,既是对限制萌娃节目的民意回应,更是促使影视文艺回归责任本位的呼唤。
网民对明星萌娃节目存在的普遍担忧,主要是害怕类似节目抢占少儿生活空间,对儿童成长产生不利影响。鉴于对于儿童群体的特殊吸引力,明星萌娃节目为提高收视率,实现收益最大化提供了运作空间。但是类似节目大量仿效、复制、串台等同质化泛滥趋势,必然给儿童生活造成“轰炸效应”和观赏倦怠。过度消费明星萌娃,无论对于“星二代”,还是对于电视机前的小观众,都将是一种价值观的误导和伤害。
本来,明星萌娃节目通过娱乐化来吸引眼球,但又以亲子活动形式来呈现,在引领成长、疏通代沟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过分娱乐化必然贬抑甚至置换影视节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无论从市场淘汰机制还是从影视节目的价值观传播定位来看,明星萌娃节目必然遭受淘汰。
“电视台影视文艺节目,同样肩负正能量价值观传播责任。作为少儿文艺重要组成部分的少儿影视作品,必须去庸俗化,始终坚持自己应有的价值导向。少儿影视作品不是不能搞娱乐节目,而是应在限制娱乐节目数量的基础上,多为儿童思想成长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营养。这是职业责任,也是职业道德。
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演化、凝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儿童思想成长、道德涵养、价值观形成等不可多得的精神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民族小学讲话中指出:“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实际上是把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为少儿影视文艺的发展定位和责任定位。
少儿影视节目应当从庸俗、媚俗中抬起头来、转过身来,将眼光投入历史文化深处,关注时代文化需求,创作更多令孩子喜闻乐见、对孩子思想成长有益的作品。这个方向始终不能改变,并应成为影视文艺创作原则。(范 军)